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动 > 殷墟博物苑(.殷墟博物苑)

殷墟博物苑(.殷墟博物苑)

殷墟博物苑(.殷墟博物苑)现在我们正在安阳殷墟的大门处。我们先来看进苑的这所大门,这座门是由北京著名古建筑专家杨鸿勋专门设计的,它是仿甲骨文中门字而建,它看似简单,却是最原始的大门,堪称是华夏门的鼻祖,门框上浮雕着凤、虎、蝉、饕餮等花纹,门额苑名由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题写,整个苑门庄严大方,朱墨雕彩,古风古韵,古香古色,门两侧墙上浮雕殷代龙形玉块,是根据妇好墓中出土的龙形玉块放大而成,是中华民族早期龙的形象之一。

殷墟,原称"北蒙" ,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世纪初,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先后出土有字甲骨约15万片。

殷墟是中国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参观“殷墟博物苑”

商后期叫北蒙,又称殷,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亡国,共传8代12王,前后达273年。周灭殷后,曾封纣之子武庚于此,后因武庚叛乱被杀,殷民迁走,逐渐沦为废墟,故称殷墟。

甲骨文发现地

殷墟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古老的洹河水从市中缓缓流过, 城市布局严谨合理。

殷墟博物馆

从其城市的规模、面积、宫殿的宏伟,出土文物的质量之精、之美、之奇、数量之巨、可充分证明它当时不仅是全国,而且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87年在古老的洹水岸边修建了殷墟博物苑。

司母戊

殷都以冶铜工业最为著名。尤其是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更是以其恢弘的气势向亿万人展示了手工业的“绝活”。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件青铜器就是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司母戊鼎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通高1.33米,长1.1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我们的国宝。其中铜、铅锡的含量比例与现代所铸青铜器的比例基本相同,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冶炼技术是何等的高超。

甲骨文“子”

甲骨文没翻译

春莲

睡莲

殷墟珍宝展

陶器上的甲骨文

当世界上多数民族还停留在石器时代的时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这也是殷墟闻名于世界的第二个原因。

铜卣、爵等铜器

铜甗(yǎn)与人头

古人用人头祭祀

铜戈

青铜矛

青铜鼎

多功能铜器

铜酒器

长矛总长2.7米

一片甲骨惊天下

甲骨制作幻像

祭祀占卜

商代士兵头骨

箭箙(fū) 人骨

羊头骨

家猪下颌骨

牛头骨

家鸡头骨 猪骨 家犬头骨

青铜觥

龟甲

甲骨文今文对照表

镇馆之宝

司母戊鼎

司母辛鼎

妇好墓出土

殷代车马坑

马车

乙八基址

动物

人骨

院内地面下

特大龟甲

甲骨文与今文对照图解

亡 入

甲骨文生动形象的解析

吴斌说,这是在上语文课。

象形、有趣的甲骨文

文字的演变

文字的演变

考尿

文(纹)交 屰

殷墟

去参观“妇好墓”

妇好,姓好(古音(zǐ),同子姓),妇是亲属称谓,先秦女性姓写在最后,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妇"为亲属称谓。铜器铭文中又称"后母辛"是因为她的庙号称辛,即乙辛,周祭卜辞中所称的妣辛。祖庚、祖甲的母辈"母辛"也就是她。

集王后、母亲、将军于一身,历史上没有第二人。这个人就是妇好。考古学家在甲骨文中发现有关她的诸多记载。她是商王武丁的诸多妻妾中的一个,但她绝不是普通的一个。有人说她是中国第一位女将军,有人说她是中国最早的女祭师,也有人说她是来自某个强悍部落的女酋长。

殷墟发掘于1928年,妇好墓正好出土1928件文物;上世纪五十年代一个叫毛-泽-东的伟人在视察殷墟之后坐在一块空地休息,1976年这块空地发现了妇好墓,同年伟人辞世,好不巧合。

妇好鸮尊

妇好墓

下面是链接,点击文字即可观看:红旗渠纪念馆

同学携手游太行

中国文字博物馆

红旗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